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特刊·使命|当党和人民需要时 记者便踏上征程

隋明照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01-13

我们的记者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当党和人民需要时,他们便会义无反顾,踏上征程。青春与热血,在那一刻迸发出无比绚丽的光彩;记者的责任和使命,在那一刻像山峰一样,彰显着它的朴素与庄严。



顾仲阳:身近心近 做“扶贫记者”



担道义,写文章,见证并记录伟大新时代。

——顾仲阳


提起经济新闻记者,你是否以为他们都“出入高档写字楼,能和土豪做朋友”?然而却有这样一位经济新闻记者,他的裤腿常常沾满泥巴,他出差的目的地,大多是地处偏僻,有的甚至是车都开不进去的贫困村、穷山沟。他,就是《人民日报》记者顾仲阳,12年坚持关注“三农”、关注扶贫的记者。


不少人叫他扶贫记者,然而,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扶贫记者”这4个字的背后,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扶贫的现场会大多在偏远山区开,开会的地方条件差,有时还发不了稿子,很多记者不愿意参加,可顾仲阳总会主动去,“很多时候我是进行采访报道的唯一一名记者”。顾仲阳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却给了他近距离了解贫困地区的机会,让他对扶贫工作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跑扶贫线多年,顾仲阳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并肯定了他写的《驻村三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也是对我多年新闻扶贫的莫大鼓励。”


《驻村三记》是顾仲阳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后写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深入到村子里贫困群众家中问民情、听心声,他顶着沙尘暴在葡萄种植基地采访,在农户的灶台边和他们做菜唠家常。朝夕相处让村民把他当成贴心朋友,向他道出实情、倾诉烦恼。通过“他们为什么贫困?”“稳定脱贫靠什么?”“打工机会在哪里?”三记,典型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真实进程和面临的挑战得以展现。不仅如此,顾仲阳还把这个村子放到决战绝对贫困的大背景中来写,最终得以在众多精准扶贫驻村蹲点调研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像在昌汉白村这样的深入调研,是顾仲阳1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在这条路上,他不仅写出了一篇篇好报道,更在不断地探访与磨砺中提高自己。


一次留下遗憾的采访,常被顾仲阳提起。那一次,他到乌蒙山区采访,遇到一位以发霉土豆为口粮、从没见过100元钞票的72岁苗族老人,采访时由于房子没有立足之地,老人也不会说汉语,所以,顾仲阳没能和老人直接交流。回到北京后,老人一动不动蜷缩在屋角的身影一直在顾仲阳的心中挥之不去,他再一次回访那个村子时,却发现老人已经离世了。那次采访后,顾仲阳格外珍惜每一次采访机会,尽可能多问一些,了解得更全面一点。


长期跑扶贫新闻,让顾仲阳对扶贫政策非常熟悉,加上常年行走在贫困山乡,让他成了扶贫领域非常有发言权的一位记者。在全国的贫困地区采访多了、思考多了,让他写的言论扎扎实实又切中要害。其中,《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一文,把现实问题摆在桌面上,提出了“基层干部都忙于开会填表,那谁来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思考,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地方探索实践。文章见报几小时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阅读量就接近120万。事实证明,言论有的放矢,针砭时弊,说到人心里去,才能建设性推动实际工作,也才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从一根竹子讲深县域经济成功范例、从山石缝间填土建起李子园看到脱贫希望,顾仲阳也如勤恳的农民一般,十几年间坚持在扶贫报道上深耕,用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新闻扶贫”。“基层跑深跑透了,记者的本领才能大起来;身近心近,才能更好地了解乡土中国,才能更好地报道‘三农’。”顾仲阳说道。(本报见习记者 隋明照)



温素威:十年跑两会 亲历话不同



我用力在良知上书写,我发誓为不平分担,向着前辙、追着春天。

——温素威


我们把采访全国两会叫“跑两会”,跑是状态、是节奏、是姿势、是速度,也是追赶变化的要求。2017年全国两会,是我的第十“跑”。见证10年,全国两会之变是渐变,如今新象蔚然。


会场满满当当,餐厅排起长龙;会上发言有交锋,餐桌也是讨论场;手机关机很普遍,低头只是看文件;少了鲜花水果红地毯,没了应酬宴请推杯换盏;议案提案不贪多,接受采访愿意说……


以前,许多地方为代表委员开欢送会和迎接仪式,机场红毯铺路。如今,这样的接来送往见不到了。2014年,我在湖北团采访时看到,中央领导下团,省委书记和省长也只在会议所在楼层的电梯口等候。


好的变化需要制度的规定和常态化的建设。


2013年以来,全国两会会风会纪建设“严”字当头、“实”处着力。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会风会纪监督组的监督员们就上岗了,要求代表团做好会前报措施、会中报情况、后期报总结的“三期”会风会纪报告。


随着会风会纪越来越好,代表委员们白天开会审议、发言,晚上看报告文件,整理议案、提案和建议。夜间,我所见,代表委员驻地灯火通明,这和几年前大不相同。


2017年,负责福建代表团采访时,我发现有工作人员模样的人和记者并排坐。通过采访得知,他们是国务院办公厅的。今年全国两会,共有180余名这样的工作人员分散到所有人大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以及政协界别联组会议、小组会议,听取记录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并且本着不过夜原则,当天把情况反馈回去。


小变化折射大情怀。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展现新气象的舞台。


我有幸见证了“部长通道”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热络。这条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百米通道,从记者自发到官方安排,从记者生拉硬拽、部长躲躲闪闪到问不避讳、答不避难,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2016年,全国两会部长们大方地站到麦克风前,不用拉不用拽,他们坦诚作答,每场都干货满满。当时,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谈“文化扶贫”,工信部部长苗圩说破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短短几十分钟,11位部委负责人先后回应各类社会焦点问题。


2017年,“怎么看大城市开征拥堵费?”“有什么办法解决生两孩的甜蜜烦恼?”等等观照现实的提问,在“部长通道”被抛出、被接住。“过瘾”是记者想说的两个字。“部长通道”已成为各部委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一种方式。


开诚布公、真诚交流,才能最广泛凝聚共识。全国两会的开放程度和为记者采访提供的便利显示,国家信息公开和政治民主的进程不断加快。


10年跑全国两会,我跟中央领导下过团,提问过四川省委书记、海南省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文化部部长、工信部部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等,采访过大量基层代表委员,现场听过无数大会、团会、小组会,对10年之变感受真切。紧紧围绕大会议题,不作一般表态性或与大会议题无关的发言,言之有物、常有交锋是明显的转变。


全国两会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政府信息的发布台。全国两会之变,是民主政治进步的结果,也是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的强大助推力。记者,以见为证,以心以笔以录。(《人民日报》记者 温素威)



侯凯笛:37天采访 一辈子牵挂



致每一位还在路上的记者:眼中有苍生,笔下有乾坤。愿你初心未改,灵魂可栖。

——侯凯笛


在中央电视台做财经记者7年,侯凯笛采访过很多政商界的领军人物,报道过许多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与影响。但是现在她心里最牵肠挂肚的,却是曾经做“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的小村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八家村,37天与村民的朝夕相处,让一条条沾满泥土气息的报道鲜活地呈现在荧屏上,也让这位女记者的心,与村民贴得越来越近。


“刚刚接到扶贫蹲点项目的报名通知时,我就第一个申请参加了。”而说起参加蹲点项目的初衷,侯凯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早上6点多在昆明近郊的采访路上,她看到有一个地方排队排了两三公里,问司机才知道这里的农贸市场要整修了,村民们排队准备一下子买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菜。排几里长的队,只为了省个二三十块钱,这件事对侯凯笛的触动非常大。那一刻她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自己在今后的报道中,要离老百姓更近一些,因为再大的经济话题也离不开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


最基层老百姓对于政策的反应,是侯凯笛一直想了解的,也是她这次在蹲点过程中感触最深的。“这些农户是5块钱5块钱算着花的,所以,比如说政策能多给他们200块钱的话,他们的感受都会特别强烈。我在村里时,好多人会拉着我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的政策有多么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看得出,对于有关自己的政策,他们真的很敏感。”侯凯笛说道。


驻村过程中,最打动侯凯笛的,是面对贫困仍然乐观勤奋的村民们。贫困户张海云一家人善良淳朴、勤劳肯干,但是父亲失明、女儿上学,张海云没办法出去打工,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房顶漏雨、窗户透风也没有钱来修。当张海云接到社会捐助的7000元钱时,一瞬间哭了出来:“窗户10多年没翻修了,因为没钱。这回好了,家里两位老人冬天不会冻着了。”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来自侯凯笛和摄像高文鹏的“纪录片式”采访。他们每天5点多跟着农户一起出去干活跟拍,晚上回来就马上整理素材、编片子,30多天没有一天休息过,端午节那天还是村里书记硬拉着他们休息了半天。除此之外,高温和风沙也时刻考验着两位驻村记者。“那里风沙大,头发里经常被吹得全是土,洗衣服时水都是黑色的。”侯凯笛曾被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晒伤过,皮肤也晒黑了,但是却和村民的心越来越近,为村民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回到北京后,侯凯笛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在电商平台和八家村之间牵线搭桥,回访八家村,帮助村民们卖苹果。


“为什么你会对这个村子这么牵肠挂肚,一次又一次地去看他们、去帮助他们呢?”听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这个问题,侯凯笛哽咽着说:“我驻村结束要走的时候,村里好多人拉着我的手哭,张海云还专门到集上买了一串葡萄一定要我带着,因为葡萄是最贵的水果。这些人的热情善良,还有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不埋怨谁、默默承担起全家重任的乐观精神,让我觉得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我特别想为他们做点事。”


手握话筒问走向,俯下身去听冷暖。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侯凯笛这位财经记者在不断实践中走向成熟的5年。(本报见习记者 隋明照)



李杨薇:报道大事件 见证新时代




初心不改,做新闻永远在路上;牢记使命,记录并讲述新时代的中国。

——李杨薇


2017年,是让记者兴奋的一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9月的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0月的党的十九大……每一件事都足以调动一个记者最敏感的神经。


体验,我是“菜鸟”时政记者。作为第一次参加党代会报道的“新兵”,我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华章在这里奏响。“前方的报道任务就交给你们四个了!”这是临行前单位领导的叮嘱,话语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也包含着一点心疼和无奈。确实,如此重大的一次报道,4个人的前方报道团队有点儿势单力薄,但这就是北京电视台能上会记者的全部名额。而我,在感到自己幸运的同时也有一丝忐忑:作为已经入行7年,也经历过北京申冬奥、“9·3”大阅兵等重大新闻事件直播的我,跑如此纯粹的时政新闻还真是第一次。


聆听,见证最振奋的现场。虽然是“菜鸟”时政记者,但作为《北京新闻》的主播、作为一个职业新闻人,我知道历次党代会都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知道我在这次报道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如我所料,10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吸引了各国媒体记者的目光,摆放了700多个座位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座无虚席,甚至很多记者都是站着听完整场发布会的。10月18日凌晨4点,人民大会堂东广场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一直跑时政的小伙伴说,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如此,但雨中的执着还是让我感慨。


从业7年来,我见证了无数个新闻现场,这是最振奋的一个。参会的代表,更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基层代表王克荣在面对我们镜头的时候,一度哽咽,“太激动了!真的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和国家的强盛!”


7天,40多位党代表的心声。奥运女乒冠军丁宁,文化名人蒙曼,清华、北大的党委书记陈旭、郝平……党的十九大期间,我有幸采访到了40余位北京团的党代表。谈教育、讲医疗、论司法、话民生,无论是何种身份,也无论来自什么岗位,朴实、真诚、自信是我对他们的共同印象。


熟悉贾立群的同行都知道,这位儿科“B超神探”医术了得,却不善言辞,但接受采访的那一天他足足跟记者吐露了半个多小时的心声。他说,就连在家看电视的老伴儿都激动得不行,会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我以为她是在电视里看见我了,没想到是听报告听的。”说完,他呵呵笑了起来。


今年,我采访的几乎都是基层代表,他们一头连着党中央的决策,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心声;今年,媒体把更多的话语权留给了基层,我们也听到了更多真实、有力的声音。


自豪,记录中国的新时代。超负荷的工作、忘记吃饭睡觉、神经高度紧绷,采、编、播“一肩挑”,这应该是参与报道党的十九大的记者的共同写照。但当大会内容被广泛传播时,当全世界都聚焦中国盛会时,我相信所有的同行都为自己的这份付出而自豪,更为以见证者的身份参与到历史进程中而骄傲。


是的,作为一名记者,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除了党的十九大,今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直播报道并深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采访。当我在国家会议中心看到北京迎来了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志同道合者时,当我走出国门看到中国标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并逐渐成为解决当地问题、造福当地民众之道时,我深感作为一个新时代中国记者的自豪。(北京电视台记者 李杨薇)


( 责任编辑:徐平 )


独家|专业|原创|深度

微信ID:chinaxwcb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勿擅自转载,有意转载的公众号请联系QQ:8067069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